——文学与历史学院暑期“三下乡”推普支教活动系列报道之五
【本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要求,阿坝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民族花开,普语筑梦”推普支教团队在雷红霞老师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1日前往汶川县水磨镇马家营村,为小学生开展普通话教学、武术教学、创意手工、手势舞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小朋友的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感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午9:30开始的普通话教学,推普支教团的钟正勇老师,针对年龄较小、普通话基础较弱的学生,特别设计了由浅入深的绕口令教学,旨在通过这一充满趣味的活动,帮助小朋友们在快速、准确地发音中锻炼口腔肌肉,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对于年龄较大、普通话基础较好的学生,支教团老师则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辅导的形式展开专门指导。推普支教实践团能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因材施教设计教学内容,提高了普通话教学效率,以期更好达成本次推普支教活动的目标。
【图1】 “民族花开·普语筑梦”钟正勇老师绕口令教学现场
【图2】 “民族花开·普语筑梦”支教团队小组单独辅导现场
上午10:30支教团的成员们协助阿坝师院学院驻马家营村第一书记李伟伟老师,在马家营村党群活动中心门口广场上进行少年拳武术教学活动。活动开始前,钟正勇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热身活动,旨在激活孩子们的身体状态,为接下来武术学习做好准备。紧接着,李伟伟老师组织了“找东西”的趣味小游戏,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复习少年拳的相关动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记忆,更在无形中有效调整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随后,支教团队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分组辅导,让孩子们细致地练习和巩固了少年拳基本动作。整个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身体,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图3】“民族花开·普语筑梦”支教老师带领学生热身现场
【图4】驻村第一书记李伟伟老师组织趣味小游戏现场
【图5】“民族花开·普语筑梦”支教团成员分组巩固少年拳动作
下午,支教团成员黄清芸老师给小朋友们上了一节妙趣横生的黏土创意手工课。在黄老师的细心讲解和支教团其他成员的单独辅导下,小朋友们运用揉、捏、搓等多种手法,将黏土塑造成章鱼、花朵、蛋糕等充满童真与趣味的卡通形象。此次活动不仅有效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汲取了知识,在创造中实现了成长。
【图5】“民族花开·普语筑梦”黄清芸老师黏土手工教学现场
【图6】小朋友们黏土创意手工活动成果展示
手工活动结束休息间隙,马家营村领导为孩子们分发了牛奶和面包,帮孩子们增强营养、补充体力。随后推普支教团的热燚老师组织了《红星闪闪》手势舞的复习,并在全体复习后进行了分组复习,还安排了一场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小比赛,以检验小朋友们对手势舞的掌握情况。比赛中,那些动作流畅无误、规范标准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并收到了支教团老师精心准备的礼品作为奖励。
【图7】“民族花开·普语筑梦”热燚老师手势舞复习现场
本次“民族花开,普语筑梦”推普支教活动中,我们见证了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交融和梦想的启航。志愿者们用热情与爱心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普通话的种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相信在未来,这颗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他们能够凭借流利的普通话,更好地拥抱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也将不断延续,为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与力量,共同谱写民族团结和语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图:黄清芸/阿候天星
文:文艳
编辑:孙榕璠/雷红霞
编审:田敏